close

      吳哥窟的四大精華~~巴戎寺BAYANG(高棉的微笑)、塔布籠寺(電影古墓儷影的拍攝       地)、小吳哥Angkor wat、女王宮。

     個人認為巴戎寺居第一名。

     高棉國王闍耶跋摩七世,世一位非常求成的佛教徒,他擴建了吳哥城(Angkor Thom)。為紀念父母,分別建造了聖劍寺(PreahKhan) 和塔布籠寺(Ta Prohm),為自己修建巴戎寺(Bayon)

     在真臘古國遷都金邊後,吳哥城變逐漸勢微荒廢,直到1861年時,才由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澳(Henri Mouhot)重新發現,他將所見記錄在《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》中,巴戎寺才矚光重現逐漸為世人所注目。

     巴戎寺位處吳哥城的中央西藏地帶,寺中的佛塔建築群,是以佛教宇宙觀須彌山的該念來興建。建築物共分為三層,上層為圓形布局,樹立佛塔,下兩層圍方形布局,分布修道場和藏經閣等。大大小小庭院共有三百多間。

在巴戎寺的中心,見有一座最高的佛塔,周圍由四十八座四面佛佛塔圍繞,加上五座城門塔,共有54做石刻佛塔,代表當時高棉統治下的54個省份。

    ~~~以上摘自谷歌   (谷歌~我愛你)     

      才三月初,暹粒真是熱啊! 雖說景區裡的大路兩旁都是大樹,騎機車不熱,但是在景點裡爬上爬下參觀時,炙熱的陽光再加上高溫,真是一個字~熱啊!

     市區裡也是一到早上九點過後,就到處熱烘烘的,再加上整天都沒風,人很容易變得懶洋洋的,幸好KAFU hostel的長廊下有大桌字和長條椅可以休息、避暑。

   ------    ---------  - ------ --------  ---------- ----- ------  

    2018/3/10  今天的路線是走另外一條到景區的直徑,會先經過小吳哥的外緣到大吳哥,也就是俗稱的大圈裡的通王城景區(詳見前述地圖)。

    通王城共有四個城門,大家都要從南門進入後,才能選擇從東或西方走。   

    個人幾天來的經驗是,除了小吳哥是坐東朝西的坐向外,其它的寺廟都是坐西朝東。

   逛景點時,為了拍照時的順光、逆光問題,必須注意安排好參觀時的路線順序及時間。  

      通王城的南門前的護城河及橋兩側的雕像



    從南門進入,小迷一段路後,乍現在眼前的是高棉的微笑~巴戎寺~超震憾的場面、超級多的遊客。

    巴戎寺(BAYANG)有49個小塔,每個塔的四面都是某位國王微笑的臉部,而每個塔的高度又不一,整體來說,當年是怎樣的 一個艱鉅又偉大、浩大的工程!?  佩服!

     照片的左側是停車場,超多的嘟嘟車、小巴、中巴承載著由世界各地而來的遊客後,齊集在那裏休息。中國籍遊客不少,他們的嗓門之大居所有旅遊團之最,插隊拍照也是快狠準! 小由剛開始時忍忍忍,忍到後來~~卒仔啊! 被他們強行插隊後,等他們團的每一個人拍好照後,才換我們拍照了。

 

      一塊塊石頭搭建出來的,歷經千年仍不朽的巨作! 除了讚嘆! 還是讚嘆!


      身歷其境的臨場感,照片怎麼拍都拍不出來,幸好走得動的時候~~我們來了! 


      來到這舉世聞名的景點,開心是一定要的,

      而且燦爛的陽光照在處處是微笑的雄偉的建築上,更令人開心!

 

 

    曼妙多姿、高雅尊貴的仙女處處存在!





      那抹微笑....

 

      我思故我在......
image

    具有抗紫外線的長袖薄外套是一定要帶的~遇到較嚴的景區管理員時就必須暫時穿上的啦!

image

     放眼望過去都是微笑,你說能不開心嗎?

 





     最上面層的每個塔的內部底部是空的,但不相通。



image






   

 


image









 


   大鵬鳥也是護法之一。

    
      這張的角度居然沒抓準...,排了很久的隊ㄟ,虧啊!

       今生有幸!   感恩一切!  感恩老公一路相陪!

image
image








   從正門的正中心線的最上端(遊客參觀的地方),也就是整個巴戎寺的中心點的塔內,有供俸一尊佛像,雖不是當年的佛像,但可以看出當地修行人對佛菩薩的恭敬虔誠心。

   專志修行的女眾的穿著是兩件式的白衣服。







   

    從最上層,逐層走下來,別有一番意境

     走到最底層了,發現這裡才是巴戎寺的正面。這個角度是正面的左側。算是內圍,外面還有一層的牆,上面是綿延的壁雕。


      走到最外面了,終於看到整看巴戎寺正面的全貌~~當年是多少的人民勞力和財力蓋出來的...?


  

     巴戎寺正門旁的浮雕共有一千兩百公尺長,生動地刻畫了一萬一千個人物,描刻吳哥王朝歷史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

    由巴戎寺東門順時針刻劃的浮雕內容依序是:出征占婆、高棉族與占婆族在洞裡賽湖水戰、水上生活、吳哥戰勝占婆的戰爭、高棉族百姓的日常生活、軍隊、內戰、大魚吞羊、勝利遊行、馬戲團及占婆人洗劫吳哥。~~摘自谷歌百度

 

    巴戎寺的正門,

 


 


    巴戎寺正門的側面。




 

 

 

 









     階梯下來後是景區裡的道路。大門入口的正對面,是一條筆直的很長的無任何障礙物的小路,路的兩旁是高聳的樹,

    那條小路不是通行用的,而是對寺廟和諸佛菩薩的尊重。

       寺廟正面兩側的建築毀損嚴重,雖只剩一根根的柱子,仍可想像當年的宏偉!

      壁雕保存得很好。在吳哥窟裡,只有這裡和小吳哥有壁雕。

     壁雕是在說一長串的歷史故事。很多內容都有關於戰爭。自古至今,不管是哪個國家,戰爭似乎是長相左右。(柬埔寨在近代還被鄰近的幾個國家統治過。)











      也算是長相左右的情誼吧!





     野生的猴子很多,不怕生,攜帶小猴的母猴很兇悍,一個洋小男孩拿香蕉要給母猴吃時,因距離太近,被母猴打了一巴掌,他的父親氣壞了....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由利兒youlir 的頭像
    由利兒youlir

    youlir的部落格

    由利兒youl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